我国近几年也研制出了新型(MBR工艺)船用生活污水处理设备,在部分新造舰船及改装舰上开始试用。代表性的工艺是:污水进曝气柜耗氧消化,然后再通过接触氧化进一步消化,经沉淀后再通过膜过滤外排,和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(SBR)与膜过滤结合的处理工艺相比,虽然两种代表性工艺处理后的水质均能够满足MEPC.159(55)决议排放要求,但这两种工艺流程都存在不足。
1)为保证膜过滤的要求,进入膜过滤的水中悬浮物有一定要求,这就需要生化池污泥具有好的沉降性。而活性污泥的沉降性受多因素的影响:温度、pH、溶解氧、盐度及污泥浓度等。一般污水处理设备都安装在甲板下,船舱温度较高,加之曝气装置产生的温度,以造成水温上升,当水温超过30℃时,水的溶氧能力下降,同时微生物的代谢加快,这时易产生水中溶解氧偏低,丝状菌成为优势菌群,造成污泥上浮。污水中盐度、pH变化大也会造成污泥的沉降性能变差。此外船舶航行也会影响污泥的沉降。
2)污泥浓度不易过高。一般生化柜污泥浓度不要超过4500mg/L,过高的浓度会影响污泥的沉降性,影响出水。因此,这将降低设备的运行效率。根据MBR反应器运行数据,当反应器内污泥质量浓度达到5000mg/L时,污泥的沉降性较差;当污泥质量浓度达到6000mg/L时,0.5h几乎不沉淀。
3)活性污泥培养过程较长,设备启动慢,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差。当来水冲击负荷大时,污泥容易上浮,而水力负荷冲击大,这正是船舶污水的特性之一。
因此,如果不能控制好前处理,将加速膜的污染,增加膜的清洗次数或造成膜的报废。因此,要保证生活污水处理设备能稳定运行,要求具有较复杂的操作技能和经验,管理比较繁琐,与国外先进的处理装置相比,在可靠性、操作性及维修性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。针对这一问题,试验研究预处理对膜运行的影响,优化工艺设计。
微信扫一扫,关注我们 | 淘宝扫一扫,查看更多 |